简单来说,磁控原理就是利用磁铁和磁敏传感器的配合,让麻将机能够识别每一张牌,并指挥其去到正确的位置,最终实现自动洗牌、码牌、升牌的功能

本文目录导读:

  1. 核心组件
  2. 详细工作步骤(配合原理)
  3. 总结与特点

其核心工作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关键阶段,如下图所示:

flowchart TD
A[洗牌过程<br>麻将牌在洗牌盘内随机旋转] --> B[识别检测<br>牌划过磁控传感器<br>产生特定电信号]
B --> C[信号处理<br>主板根据信号判断牌面<br>并规划落牌位置]
C --> D[分拣码垛<br>主板控制磁圈翻板开启<br>牌落入指定轨道码放整齐]

下面,我们对这个流程中的每个核心部件和工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。


核心组件

  1. 麻将牌本身

    • 这是整个系统的关键,在每张麻将牌的内部(通常是在侧边或中心),都嵌有一小块永磁体(通常是钕铁硼强磁铁),这张牌就成为了一个带有唯一磁信号的身份标识。
  2. 磁控传感器(霍尔传感器/Hall Sensor)

    • 这是麻将机的“眼睛”,它安装在洗牌大盘的特定位置(通常是输送槽入口附近)。
    • 它的工作原理是:当有磁性的物体(即麻将牌)靠近它时,磁场会发生变化,传感器会感应到这种变化并将其转换成一个特定的电信号
    • 关键点:不同花色和点数的麻将牌,其内部磁铁的磁极朝向(N/S极)磁场强度磁铁数量可能不同,当“一万”和“一条”划过传感器时,产生的电信号特征是不同的。
  3. 中央处理主板(CPU)

    • 这是麻将机的“大脑”,它内部存储了一张“信号-牌面”的对应表。
    • 它的作用是接收来自磁控传感器的电信号,并立刻分析这个信号的特征,从而判断出“刚刚划过的是哪一张牌”。
  4. 磁圈(电磁铁)和分牌器

    • 这是麻将机的“执行手臂”,在输送槽的末端,对应四条叠牌轨道,有四个由电磁铁控制的“翻板”(磁圈)。
    • 主板在识别出牌面后,会根据预设的游戏规则(如哪一方该拿什么牌),决定这张牌应该被送往哪一条轨道。
    • 当牌到达指定轨道的入口时,主板会给对应的电磁铁一个瞬时电流,产生磁力,吸动翻板打开,让牌顺利落入该轨道下方的叠牌架上,其他三个轨道的翻板则保持关闭,牌会从上面滑过。

详细工作步骤(配合原理)

  1. 洗牌与送牌

    • 游戏结束后,玩家将牌推入麻将机桌面,牌会通过桌面下的传送带被送入洗牌大盘
    • 大盘旋转,通过拨牌条将牌随机打乱,并逐渐将牌拨入输送槽,牌在输送槽中由滚轮带动,排成单列依次向前运送。
  2. 磁感应识别

    • 当嵌有磁铁的麻将牌经过安装在输送槽上的磁控传感器时,传感器感应到牌的磁性,产生一个独特的电脉冲信号,并上传给主板
  3. 大脑判断与决策

    • 主板接收到信号后,瞬间在其数据库中进行匹配,识别出这是“三万”、“东风”还是“白板”。
    • 主板根据预设的程序(决定哪一方的牌应该码放哪些牌),计算出这张牌应该被分配到第几号轨道
  4. 执行与分拣

    • 牌继续在输送带上前行,到达轨道分岔口。
    • 主板在精确的时刻,向目标轨道的电磁铁发送一个短暂的通电指令。
    • 电磁铁产生磁力,瞬间吸合,带动“翻板”机构打开一个缺口,牌正好从这个缺口掉入指定的叠牌轨道中。
    • 非目标轨道的电磁铁不通电,翻板保持关闭状态,牌会平稳滑过。
  5. 码垛与准备

    • 牌落入轨道后,会被底部的推牌板自动堆叠整齐(通常每墩2张,共17墩)。
    • 当所有牌都洗好、分拣、码放完毕后,主板控制升降台升起,将四摞已经码好的牌托起到桌面上,等待玩家开始游戏。

总结与特点

  • 核心是磁识别:整个过程的核心是“磁铁产生信号 -> 传感器捕获信号 -> 主板识别信号 -> 根据信号决策执行”。
  • 准确性与速度:霍尔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极快(微秒级),使得麻将机能够高效处理高速通过的牌。
  • 防作弊设计:磁信号是预设且非肉眼可见的,玩家无法通过外观分辨,主板程序的随机性保证了发牌的公平(机器本身可以被非法改装设定牌型,这就是另一回事了)。
  • 可靠性:机械结构简单,电子控制精准,是现代机电一体化的典型应用。

下次听到麻将机里哗啦啦的洗牌声,你就能想到,里面正进行着一场由磁铁和传感器主导的、高效而有序的“数字识别与物流分拣”盛宴。

相关资讯